节气养生-秋令节气养生

发布者:唐正发布时间:2023-12-06浏览次数:13

秋令节气养生

《管子》有言“秋者阴气始下,故万物收。”秋季是热与凉的交接,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,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,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因此秋季养生,以养收为原则。中医理论中,秋内应于肺,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,易生悲忧之情绪,是为“悲秋”。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,循古之纲要“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;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”。


立秋(阳历8月7日或8日)

“斗指西南维为立秋,阴意出地始杀万物,按秋训示,谷熟也。” 从立秋起,气温逐渐下降,天高气爽,月明风清。由于我国地域辽阔,各地纬度、海拔高度不同,实际上不可能在立秋同时进入凉爽的天气。盛夏余热未消,秋阳肆虐,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,故有“秋老虎”之称`。往往要到九月中下旬,才真正凉爽起来。


经过酷暑的煎熬,人体营养耗损不少,北方立秋之后可适当“贴秋膘”恢复体力。江南立秋后暑湿还较重,贴秋膘反而加重脾胃负担,导致湿热积聚胃肠,诱发感冒、便秘、发热。不论南北,立秋后吃些豆芽、菠菜、胡萝卜、芹菜、小白菜、莴笋等,营养丰富又不易发胖。

立秋时节,芋头成熟。芋头益胃、宽肠、补益肝肾。秋天常吃,能益脾胃、调中气、化痰散结。芋头的营养价值很高,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,很适合体弱者。同时,它有助于保持肌肤弹性、延缓衰老,还可防治癌症、洁齿防龋。民间有谚 “七月七秋凉,八月番薯芋头娘”。

芋头饭

用料:芋头一斤,米,虾皮一两,葱未半碗,姜未、油、盐适量,二两上肉。

做法:将芋头去皮,切小块;米洗好筛干,虾皮切碎;肉放酱油、生粉、辣椒酱拌均备用;热好油锅,先把姜未爆香,猛火的情况下放芋头块,加盐翻炒约两分钟,把米一起放进去再翻炒两分钟;将炒好的芋头块和米放入压力锅或电饭锅煮熟;在等饭熟的过程中,把拌好的碎肉翻炒熟后加入虾皮葱未略炒一下,用盘装好备用;待饭熟开锅后,把炒好的配料放进去一起搅拌。

生地粥:

[配方] 生地黄25克,大米75克,白糖少许。

[做法] 生地黄(鲜品洗净细切后,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,滗出药汁,复箭煮一次,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,备用。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,趁热加入生地汁,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。

[功效] 滋阴益胃,凉血生津。本方还可做肺结核,糖尿病患者之膳食。 



处暑(阳历8月23日或24日)

“处”有终止之意,顾名思义,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。《月令十二集解》曰:“七月中,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,所以称“暑气至此而止矣”。


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。进入秋季养生,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,要早睡早起。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,如银耳、百合莲子、蜂蜜、黄鱼、干贝、海带、海蜇、芹菜、菠菜、糯米、芝麻、豆类及奶类。

处暑与“七夕”常靠在一起。“七夕”的一些民俗也颇有保健养生的意味。比如妇女洗发。湖南《攸县志》记载,“七月七日,妇女采柏叶、桃枝,煎汤沐发。”就是取侧柏叶祛风湿,散肿毒、抑菌的作用。且处暑后,洗头前要记得按摩头皮,有利于头皮部经络气血的疏通,让人神清气爽。


白露(阳历9月7日或8日)

白露时节,由于天气已凉,每到夜晚,空气中的水气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,故名“白露”。同为白露节气,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景致也有所不同,北方已是鸿雁渐去,而南方有些地区仍是花香四溢,一派“白露时分桂飘香”的景象。、


俗语说“白露勿露身”。是指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,以免着凉。晚上睡觉也要避免寒凉之气侵入,老年人基本上可以把席子撤掉了。此时应做到早睡早起。“早睡”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,“早起”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,防止收敛太多。

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、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。过敏体质者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、生冷炙烩腌菜、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,如带鱼、螃蟹、虾类,韭菜花、黄花、胡椒等,宜食清淡、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

白露海需防“秋燥”。燥邪伤人,容易耗人津液,而出现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及大便干结、皮肤干裂等症状。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,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、滋阴益气的中药,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、川贝等。

这里推荐一款柚子鸡:

[配料] 柚子一个,公鸡一只,精盐适量。

[做法] 公鸡去毛、内脏洗静,柚子去皮留肉。将柚子放入鸡腹内,再放入气锅中,上锅蒸熟,出锅时加入精盐调味即可。

[功效] 补肺益气,化痰止咳。 


秋分(阳历9月23日或24日)

《春秋繁录》中记载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农历中,秋分刚好是秋季的中分点。与春分日一样,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,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。此后,阳光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,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。


秋分后气候渐凉,是胃病多发与复发的时节,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。中医认为,南瓜性温味甘,入脾胃二经,能补中益气,是这个时候的暖胃护胃佳品。秋分后,橘子大量上市,坐班族不妨在办公桌上或者卧室里放一些橘子皮,适当闻闻可以芳香化湿、醒脾开窍解乏;橘子柔和的色彩还会给人温暖的感觉。

甘蔗粥:

[配料] 甘蔗汁800毫升,高粱米200克。

[做法] 甘蔗洗静榨汁,高粱米淘洗干净,将甘蔗汁与高粱米通入锅中,再加入适量清

水,煮成薄粥即可。

[功效] 补脾消食,清热生津。


寒露(阳历10月8日或9日)

史书记载“斗指寒甲为寒露,斯时露寒而冷,将欲凝结,故名寒露。” 由于寒露的到来,气候由热转寒,万物随寒气增长,逐渐萧落。当气候变冷时,正是人体阳气收敛,阴精潜藏于内之时,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,也就时说,秋季养生不能离开“养收”这一原则。


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,若调养不当会出现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。古人云:“秋之燥,宜食麻以润燥。”此时,应多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乳制品等柔润食物,同时增加鸡、鸭、牛肉、猪肝、鱼、虾、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;少食辛辣之品,以免伤人体阴精。

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,由于气候渐冷,日照减少,风起叶落,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,出现情绪不稳,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。因此,保持良好的心态,因势利导,宣泄积郁之情,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。

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。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: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;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。

九九重阳后阳气趋于沉降,生理功能趋于平静。俗话说“秋瓜坏肚”,这个时候气温凉爽,瓜果性寒吃太多易损胃阳,要少吃或不吃。体质虚弱怕冷的人此时应选温热性水果。

寒露后柿子上市,可清热去燥、润肺化痰,是慢性支气管炎、高血压病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,但每天不要超过1个。


霜降(阳历10月23日或24日)

“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” 每当霜降时,我国南方地区就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,而黄河流域一般多出现初霜。


秋季是易犯咳嗽的季节,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。可以食用这道白果萝卜粥:

配料:白果6粒,白萝卜100克,糯米100克,白糖50克。

做法:萝卜洗净切丝,放入热水焯熟备用。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,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,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。

[功效] 固肾补肺,止咳平喘。


不少老人到了霜降后会腹泻,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生姜、大枣等食材食疗,并注意腰腹部及下肢保暖。

百枣莲子银杏粥

配料:百合30克、大枣20枚、莲子20克、银杏15粒、粳米100克、冰糖适量

做法:莲子先煮片刻,再放入百合、大枣、银杏、粳米煮沸后,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。功效:养阴润肺,健脾和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