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杲(1180~1251年),字明之,真定(今河北省正定)人,因真定汉初称为东垣国,所以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,学医于张元素,尽得其传而又独有发挥,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,提出“内伤脾胃,百病由生”的观点,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脾胃内伤学说。为后世所称“金元四大家”之一。
李杲所处时期的社会环境因战乱等因素很不安定,由于精神刺激、饮食不节、起居不时、寒温不调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很多,这些病用治伤寒的方法往往治不好。李杲从实践中体验到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都能耗伤人的元气,成为内伤病的病因,因此提出了“内伤学说”。他对“脾胃”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。认为脾胃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最为紧要,提出了“内伤脾胃,百病由生”的理论。而内伤脾胃的病因,他认为是“先由喜、怒、悲、忧、恐,为五贼所伤,而后胃气不行,劳役饮食继之,则元气乃伤”。可见他已经认识到了,人的情志变化等精神因素在脾胃内伤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先导的作用,而形体劳役过度、饮食不节,则是另外两个重要的致病因素。
李杲的著作,主要有《医学发明》、《脾胃论》、《内外伤辨惑论》、《兰室秘藏》等书。其中《脾胃论》创立了中医史上的“补土派”,对脏腑辨证和三焦辨证的诊治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。